企业经营中哲学的思想性

 企业经营哲学    |      2019-03-12

思想有两种解释,广义的思想指的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能正常思考的人都是有思想的人;狭义的思想是指具有独到的见解,思常人不能思的问题,并被大家所接受。这里的思想性,是指具有思想家性质的思想,可以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思想的带有哲学性质的思想。

   现代企业经营,或则依傍古人,或则追随西方,有成熟而又独立经营思想的,凤毛麟角。企业要想建构自己的经营思想,必须要有哲学的创造。企业能否建立起自己的哲学思想,是能不能屹立于世界舞台的标示。

谈中国企业经营中哲学的思想性与西方完全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农业文明延续下来的国家,自1839后,被迫向工商业方向发展,不懂任何政治经济,清政府甚至将商埠对外通商关税让给外国人管,却不知关税超过整个国家的田租,吃了大亏。我们今天的政府还问百姓收田租(现在叫农业税)吗,不但不收,还倒贴。因为在国家税收占比中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企业经营到最后犹如经营一个国家,经营性质上没有什么两样。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企业经营者,与当初的清政府面临的困境没有任何区别:一是没有商业文明的基础,二是没有政治经济制度做支撑。这个困境其实至今一直尚未寻得路径解决。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经营的目的不一样,思想自也不相同,而其思想是否具有哲学性却是企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才会思考的问题了。这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一样的:

三代(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是礼乐经国,而礼乐思想的形成是氏族生存管理的结果,分封建制的政治制度也就不难理解。我们今天读周礼,就可以看到三代最高的政治理想是礼运,其次是洪范,最后才是法制。孔子的克已复礼,就是对礼运的理想社会形态的向往,用现代的理解是对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的追求。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人情化的经营思想,就是这三代时期氏族文化的延续,企业内帮忙的非亲即故,有学到本事的都自立为王,没本事的企业里养一辈子。人情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氏族观念。这是中国哲学,也叫中国“智慧”。

中国现代企业经营层次还很粗糙,又处于市场的掠夺期,加上政治经济、商业规则等各种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很难形成一种成熟的经营哲学思想。所谓掠夺期,或制度不完美,在中国现行不成熟的政治制度下建立起来的二元市场制度就可以获得理解:生产资料(或原材料)的涨幅并不与市场消费品价格成正比,也就是说不与企业的市场风险挂勾,因为市场由企业去自行承担风险,而生产资料由政府掌控,货币贬值政府就需要将原材料上涨,以保证政府的利润。这就是最简单的中国政治经济原理,它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原理区别在于制度的差别。

所以,企业需要先具有政治哲学的智慧,恩特在这里所说的成熟指的就是企业具有了政治哲学的智慧后,逐步向最终的商业美学思想过渡。恩特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最终建立起商业美学思想。

三代时期的礼运政治前后延续两千年之久,美学思想教化在其政治思想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诗经中就可以窥其端倪。诗经至今仍然是中国美学精神的泉源,这就是温柔敦厚的美学精神。

中国现代的企业,甚至是大的企业,用三代时期的政治制度考察,实则只有分封制度、兵役制度。所谓分封就是设立部门、职位头衔各管一摊子事;兵役制度就是我分给你地了,你要给我当几天兵。

那么,企业中谁干了巫吏(礼、乐)的事情,企业主。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远不如历史上任何政府与百姓的关系。当然,三代时期还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性质,属于家庭或家族经营,这到秦汉以后政府形式才出现。

美学思想在中国企业里表现出来的是形象或产品样式的美,它并不反映在人的思想上。而这种美的表象其实是一种无法持续的美的假象。我们今天不详细讲解美学,只讲经营中哲学的思想性,而这个哲学的思想性分为:政治哲学的思想性、美学哲学的思想性、人学哲学的思想性;美学这个题目在后面的《品牌营销的艺术》课程中讲解。

政治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且互相依存的人类;美学提升道德,而道德研究人类的鉴别力和情绪;人学研究人性,是研究人的科学。

也许你会说这跟企业经营没有关系,不过不要紧,这些理论最后都会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为企业经营中的哲学思想,并固化成稳定的观念。

人学中最先探讨的就是人的观念在心灵中的形成,即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观念形成后,通过记忆的知觉对事物产生意见与判断,这些性质在我们心中构成对任何事物的存在具有的信念。

我们无法在本章中探讨完全部人学,甚至不可能将观念讨论清楚,我们想要说的是,这样的思想在经营中是一种基本信条,它是信念的基础,也是信仰的基石。

经营中的科学思想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探讨。我们是一个延续农业文明生存方式的国家,并不产生科学思维,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科学精神。科学的证伪性、可量化性、逻辑性对于中国企业经营者而言显得更为复杂,它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习惯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很难驾驭它,同时也就产生了排斥。

所以,中国的企业经营方式都是中国式的感性经营,所有的创造也只能是模仿。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停留在春秋经左传的诛心之论的阶段,也就是对他人的意图的把握,对善恶、是非的把握,进而掌握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达到自利的目的。所以我们没有人学中对人的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对人性的理解也就显得十分狭隘,抑制了人性中求真与求美善的品质。

这些可能连导论都算不上,恩特将经营哲学作为哲学的启蒙形式带进企业经营者思想中,并希望通过此种带入让企业经营走向商业美学,让商业不再是冰冷的事物,最终让人与商业达到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