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牌品位与品牌哲学

 品牌-营销-管理类文章    |      2019-03-12

走近巴黎,走进巴黎贵妇们的生活中,你看到她们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如果你有幸走进她们的闺房,会发现她们的梳妆台上摆放的化妆品边上,都有一本《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巴黎贵族阶层提倡的文明,无异是加强了个人品味修养,这种审美要求让巴黎得以成为时尚之都,使得整个欧洲竞相效仿。连俄国沙皇也组建起了军乐队,两军交战前必须向敌人行礼奏乐。这种文明与中国三代时期相仿,只是我们丢弃了文明,而他们到近代才想到这样的文明且发展成为世界规范。

品牌在巴黎也发端于上层社会,目的是区别社会阶层。贵族的服饰、生活用品需要注入静穆的美学思想,通过这一设计方式将人的平凡改变为具有崇高神性的人,并通过仪式、礼仪与良好的哲学教养体现其高贵感。这就是品牌本质性的内涵,这一思想在中国品牌中从未体现。

由于贵族阶层文明权力成功的设计,巴黎贵妇们展示出的高雅气质,小布尔乔亚阶级随之产生。对于时尚,中产阶级极力成其拥趸,并普及到下层市民阶层。这种时尚后来迅速且深刻地影响着远东民国的上海,小资成为那个时代优雅的代名词。不同的是,上海的名媛们看的是《基督山伯爵》。

上海的名媛们在全盘西化的推动下,相较于巴黎小资更为辛苦,除了要学习掌握西方的诸多知识,还要对国学经典熟稔,否则,这小布尔乔亚就显得优雅不足。这样的不足与国家的改革一样,是残缺的,只有英法文明的表相,也没有德国文化的精神。整个民国都在装模作样,那种演员式的绅士、淑女形态至今让人感到遗憾,因为如今的人连装模作样都不愿意了。

名媛们对于名牌,考究得体衬托出优雅气质是基本要求,品味并不完全体现在名牌的挑选上,才华才是小资气质的保障。也就是说,美与善统一的美学思想是个人品味的绝对标准。这种品味中洋为外用,中为内用,对于奇技淫巧之物的理解并不像今天人们对品牌表现出来的巨大的热情,更多的是表现进步。

民国时期的名媛们写出来的诗已然是胡适线性进步意识下的现代诗,这种白话写作满足了人们迅速吸收西方文化思想将自身浅薄化成为西化人的要求,既没有西方的哲学思想也失去了中国诗的意境。这种救亡无法让人理解为凄美,却无法不书写凄惨与媚俗。品味在那个时代成为中西方审美的冲突,时尚的装扮下必须要包裹些许温柔敦厚,这应该是那个年代仅可以欣赏的美。

当代中国小资们喝咖啡较民国人简陋,只要着装时尚,举止东施效颦,嘴里装着咖啡就行,肚子里根本不需要康德、卢梭那些洋知识与国学经典充场面。因为她们从来不会跟你谈这些,其实连文明都不是她们在意的东西,这个时代衡量品味的标准就一个:“Money!”。

这个时代你跟她们说真是美的标准,善是美的根源,她们会很鄙视你,并告诉你:我的爱马仕绝对是真的,我非常的喜欢小动物,我养宠物我善良。这个时期的品牌最容易做也最难做,容易是因为只要满足人们对有地位身份的心理就可以,在她们看着清宫戏时能将自己格格的身份代入进去就可以。

难是因为皇宫太小,想成为阿哥、格格的太多,而宫廷御用品有限,能扯上沾点边的都绞尽脑汁地做过了。而商品的丰富程度太高,工业化的商品太多,始终无法全部让人们都感受到现代商品能反映御用的身价。信息时代更是让伪国外品牌无处藏身,无法再通过在国外注册商标的形式冒充发达国家洋人用的品牌欺骗中国人。而让品牌有吸引力,却必须有历史感,有文化感。

如果说民国的名媛们的诗不足一读,徐志摩也成为小情小调的代名词的话,当代的品味就更加让人气馁了。钱穆先生是高中生,熊十力先生也确实没有文凭,但这不代表当代一个八零后高中生有嘲笑大学的资格,虽然中国的大学确实有问题。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这个小韩同学就需要具有前面两位先生的学养。我想,一个只会开个赛车拍个电影玩弄时尚的年轻人,很难具有什么学养与品味。这样的人成为八零后的代表,这一代人有多糟糕就可以理解了。

时尚是文明的产物,品牌是时尚的标识,人文是品牌的内涵。

一个品牌的品味,其审美要与时代特质相吻合,但更要有一个永恒的思想,这一思想历久弥新,能与人性的灵魂相呼应。品牌哲学就承担这一任务。一个缺少教养,没有灵魂的品牌,就只能沐猴而冠。

美是飘忽的,不稳定的感官体验。功利主义的品牌特质就是强调利益迎合了实用主义群体,却忽视了康德美学所指出的自由的愉快。人们长此以往就会陷入情感僵化的境地,对于品牌的文明性质失去了认识,品牌内涵的虚拟值感会越来越低。

一步到位是中国历来天人合一的思想熏陶所致,品牌的外衣可以一步到位,从品牌定位到形象,找一家策划公司就可以实现。这样的一步到位与民国时期的救亡运动形式如出一辙,只是因为当代文人更少所以层次更低罢了。

一百七十年了,中国并没有一步到位地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新生出更多的问题。中国的民营、国营企业亦是如此。在挣快钱的时候,不愿意也没有能力给品牌注入任何思想,能理解的是这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社会,注入不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作为一个现代企业,一个被迫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不管你愿意与否,品牌这个游戏与国家间文化掠夺游戏一样现实。中国如果不依赖政府违反市场经济制度与国际贸易法则保护的话,宗庆后哭鼻子冒充宇宙英雄、马云偷支付宝、华为、百度、腾讯等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等问题企业都将无处容身。日化行业就是小样,其它能存活下来的行业应该寥寥无几。

中国是否真的没有机会,现在来看,有机会也等于没有,中国政府与企业已然无暇顾及文化的建设了,而文化是品牌之根,只是政府维稳与企业自救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中国的品牌就等着那些强大的命运将其收尸入殓。